2025年6月30日,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在天赐庄校区存菊堂举行。国产av 教工第一党支部和王晓南教授分获苏州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实施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不断涌现,共获得党内“两优一先”表彰十多人次。
国产av 教工第一党支部近期荣获省级人才计划8人,高知群体发展党员覆盖面100%,另有2名教师被列入发展对象。党员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获评国家一流虚拟仿真课程1门,获评省级教学团队1项和校级教学团队1项,伍凌教授于2022年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王德永教授荣获2023年“苏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党员教师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项和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党员教师科研创新自强不息,近三年支部党员累计获得国家级项目16项,创建产学合作研究平台15个,年度新增横向经费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项。累计在“互联网+”、全国材料热处理创新大赛、全国金相大赛、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全国模拟炼钢-轧钢大赛、全国铸造大赛等各项赛事获得各类奖励100余项,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比例达到60%,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支部所在的冶金工程专业,学生总体升学率超过45%、就业率达到95%,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了大量创新人才。近五年,3名党员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员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支部多次荣获学院先进党支部,多名党员荣获学院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党支部在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检查中得分达95分及以上,获评苏州大学优质党支部。
国产av 王晓南教授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在表彰会上分享了他来到苏州大学工作后的科研经历。王晓南老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12年4月至苏州大学工作,2018年至2019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访问研究,2024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作为学院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王晓南同志深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责任。自2020年起,他瞄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国家级人才项目,开启了艰辛的申报之路。这条道路并非坦途,他经历了数次申报未果的挫折。然而,“屡败屡战”成为他最鲜明的注脚。面对失利,他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特有的坚韧与豁达,将每次评审反馈视为宝贵的提升契机,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潜心钻研,在金属材料前沿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夯实研究基础,凝练创新成果。正是这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支撑他在申报窗口期的最后关头,成功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蓝图,提出要重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吹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号角。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科教融合,往往能厚植学生知识基础,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师肩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除了做好知识传承,同时要“传道”,新时代必须传承好奋进之道、爱国之道。